首页

有没有招男奴的

时间:2025-05-28 18:27:38 作者:日本采风团里的“山西迷” 浏览量:27191

  中新网太原5月27日电 题:日本采风团里的“山西迷”

  作者 刘小红

  “山西的文物古建、文化等都保存得很好,这里有许多值得向海外推广的文旅资源。”日本原参议院议员、国际政治经济学者滨田和幸,在探访了山西多个景区景点后,建议山西官方应加大海外宣传力度,让更多人了解山西文化。

  27日,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“山西文化年·超级好风光”日本2025文·艺·旅采风活动正在进行中。

“山西文化年·超级好风光”日本2025文·艺·旅采风活动正在进行中。冯学敏摄

  活动期间,来自日本的21位文化学者、艺术家、旅行社及媒体代表组成采风团,将实地探访云冈石窟、五台山、乔家大院、关帝庙、晋祠等景点,深度体验山西独特的文化特色。

  已经来中国百余次的滨田和幸,此次是第一次踏足山西。“早就听闻山西以文化底蕴深厚著称,且美食众多,这次来到这里,发现所言果然不虚。”滨田和幸毫不掩饰对山西的喜爱。他不仅对山西的文化和美食称赞有加,还对山西在文旅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、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等方面予以赞美。

  滨田和幸认为,应该让日本的年轻人多来山西看看。“以前的文化历史,对年轻人来说,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。”他表示,回到日本后,会积极鼓励身边友人的孩子们来山西亲身感受。

  同样对山西文旅资源兴趣浓厚的罗玉泉,是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。他直言“太古老了,果然地上文物看山西”。

  谈及从前对山西的印象,采风团成员们大多只知道山西盛产煤炭,“听说人还没到山西,脸已经黑了。”如今,探访山西已经一周时间的日本采风团,不少人都颠覆了对山西的认知。

  山西的青山绿水、便利的交通、优质的住宿餐饮以及景区的软硬件设施等,都给采风团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尤其是山西民众的热情好客,让大家倍感温暖。“采风团成员中有人腿脚不方便,酒店、景区的工作人员会帮忙搬行李,或者搀扶,大家觉得很暖心。”罗玉泉说。

  其实,日本民众对山西文化十分喜爱。罗玉泉介绍,今年在日本举办的“晋韵华章”山西文化年开幕公演在东京引发关注,容纳千余人的场地座无虚席。

  作为此次活动主办方,罗玉泉计划将此次采风成果制作成纪录片、歌曲、画展等形式,并结集成册,在日本进行推广。为了让山西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更加便捷,罗玉泉建议开通太原直飞日本的航班,“希望更多的日本人能够了解山西,让更多的人来山西学习、旅游、交流。”

图为冯学敏制作的美食图集。受访者供图

  在“邂逅”山西的这段时间里,在日华人摄影交流协会会长、摄影家冯学敏,将在山西品尝到的每一道美食都拍照留念,并打算在返回日本后做成影集供大家回味。“回去后要一张一张标清楚菜名,看的时候可以回味当时品尝的感觉。”冯学敏说。

  除了美食,冯学敏将在山西看到的文物古建、自然风光等尽数“收藏”在自己的相机内,只为留住“山西时光”。

  日中青少年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、书法家潘桂芳,是一名在日华人,他在日本已经生活了30多年。“日本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。”潘桂芳表示,“我现在致力于中日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工作,希望两国的青少年多交流互动,要多‘走出来’才会获得更多成长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泰国女孩“中国风”里探古寻今

时代发展为穆德的生意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。这名中东商人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据他观察,现在中东市场上几乎80%的商品都来自中国,品类增多了,质量也比20年前提升了很多,手机、汽车、电器,几乎都是“中国制造”,这为他带来更多机会。但电商的出现和普及也对传统贸易方式产生深刻影响,他需要面对更激烈的竞争。

习近平将出席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的欢迎仪式

江右文库》首次影印出版《[康熙]奉新县志》《[崇祯]清江县志》等6种县志,多为体例完备、资料详实之佳作。其中《[康熙]奉新县志》《[崇祯]清江县志》分别是奉新县、樟树市现存最早县志,具有较高的史料和版本价值。

作家曹小楠:13年来用文字筑造童年灿烂时光

素有“中国聚宝盆”之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,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,大柴旦镇翡翠湖旅游热度不断攀升,离大柴旦镇以西90公里的青海省唯一的哈萨克民族村马海村在党政部门的帮扶下,借助旅游热度建成了乡村旅游重点村。

名校参观一“票”难求?揭开抢票软件背后的犯罪产业链

七是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。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,倾听群众呼声,反映群众愿望,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,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。

检察机关依法对戴道晋涉嫌受贿、利用影响力受贿案提起公诉

大学生使用大学图书馆的情况,与大学提供的图书馆服务有关。大学图书馆建设情况,是评价一所高校办学的重要指标之一,但近年来,一些高校在建设图书馆时,存在应付评估而不是真正发挥图书馆作用的倾向。如热衷把图书馆建设为学校的地标建筑,但不重视给学生创造人性化的阅读环境;图书馆距离生活区比较远,而且阅读环境也不友好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